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

我不知道

昨天去耕莘探望臥床加護的岳父,84了.
因腦部受血塊局部壓迫,致行動言語上稍受影響,手術後傷口有引流管,帶著氧氣罩,言語受影響,看著他我滿腹感慨與不忍,自己的父親也臥床一陣子了,插著鼻胃管無法言語,不知食物味道,年老都要這樣嗎?彷彿昨日還在對談的記憶猶新,眼前卻是這般光景,我不知該說什麼.換人進去看吧.探病時間有限.
記憶在一幕幕切換,二姊一轉眼已走4年多了,歷歷在目的情景是難忘的,白髮黑髮情何以堪, 現在最念念不忘的仍是(上帝)沒有給她充裕的時間,哪怕是一個月也好,可以把過去的回憶重溫,把未來的信心建立,可是沒有.遺憾至今.
希望岳父能過得了這一關,禱告求的不多,這一關就好,病體交給醫生,生命交給上帝,說的容易,好像我們都沒事似的,錯.
我擔心台東,常常揚言要一起走,近60年的夫妻老伴,雖然在言語上曾經歷過衝突,意見上也曾不同,但哪能勝過攜手一甲子的一瞥,孩子們,哪是你們能懂的境界,是要平時交談中用心去感受去體會,算算跟父母交談的時間有多少?是以天計?還是以週計?老式的愛情是靠心結合的,感情是藏在心裡的,內斂而不外顯,不是現實的分析可決定的,還要加上無法分析的愛情.
遲早要面對的,就為了怕來了不好伺候,她的著急焦慮是毫不掩飾的愛情,甚至要在床邊打地舖的要求都有可能提出,其實也有柔軟的一面.決定要把[引爆點]延後,有沒有考慮老人家的內心感受,未免也太粗糙了,年紀大了心裡都有數,早晚而已,要的是時間陪伴,要的是跟上帝爭取時間,否則怎麼叫老伴?結果可能是(人)沒給她充裕的時間.事件的後果可能無法預期與掌控.
不知道我的看法對不對,表達後我當天不再說話,決定者不在我,惟願上帝全能的雙手托住衰弱的病體,以寶血塗抹遮蓋手術的傷口,以信心充滿關心的人 .

1 則留言:

jerome 提到...

當你面對家人意見分歧時,安靜不多語,才是上上策,人生如夢,各做各人夢,輕鬆面對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