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

我不知道

昨天去耕莘探望臥床加護的岳父,84了.
因腦部受血塊局部壓迫,致行動言語上稍受影響,手術後傷口有引流管,帶著氧氣罩,言語受影響,看著他我滿腹感慨與不忍,自己的父親也臥床一陣子了,插著鼻胃管無法言語,不知食物味道,年老都要這樣嗎?彷彿昨日還在對談的記憶猶新,眼前卻是這般光景,我不知該說什麼.換人進去看吧.探病時間有限.
記憶在一幕幕切換,二姊一轉眼已走4年多了,歷歷在目的情景是難忘的,白髮黑髮情何以堪, 現在最念念不忘的仍是(上帝)沒有給她充裕的時間,哪怕是一個月也好,可以把過去的回憶重溫,把未來的信心建立,可是沒有.遺憾至今.
希望岳父能過得了這一關,禱告求的不多,這一關就好,病體交給醫生,生命交給上帝,說的容易,好像我們都沒事似的,錯.
我擔心台東,常常揚言要一起走,近60年的夫妻老伴,雖然在言語上曾經歷過衝突,意見上也曾不同,但哪能勝過攜手一甲子的一瞥,孩子們,哪是你們能懂的境界,是要平時交談中用心去感受去體會,算算跟父母交談的時間有多少?是以天計?還是以週計?老式的愛情是靠心結合的,感情是藏在心裡的,內斂而不外顯,不是現實的分析可決定的,還要加上無法分析的愛情.
遲早要面對的,就為了怕來了不好伺候,她的著急焦慮是毫不掩飾的愛情,甚至要在床邊打地舖的要求都有可能提出,其實也有柔軟的一面.決定要把[引爆點]延後,有沒有考慮老人家的內心感受,未免也太粗糙了,年紀大了心裡都有數,早晚而已,要的是時間陪伴,要的是跟上帝爭取時間,否則怎麼叫老伴?結果可能是(人)沒給她充裕的時間.事件的後果可能無法預期與掌控.
不知道我的看法對不對,表達後我當天不再說話,決定者不在我,惟願上帝全能的雙手托住衰弱的病體,以寶血塗抹遮蓋手術的傷口,以信心充滿關心的人 .

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

將滿一季

97.06.02的中午報到後來到鳳林,先安內(將傢俬整理好),再攘外(會見諸同事),因二年前才剛離開花東,各位同事仍保持聯絡,一點也不陌生,在協助下很快就進入狀況,雖然工作繁多,怪誰 ?歡喜作甘願受,自己要來就要欣然接受.
載我來的朋友叫做林鳳麟,是老婆姊姊的高中同學,埔里人,從賓士汽車公司經理退休,開一台大賓士,人非常細心體貼,還是他主動提出要跑這一趟,下午整理好就匆忙返回台北,我是剛來忙著就緒,無法招待,唉!欠多了.
將滿一季,參加地方活動,越是了解越是喜歡本地的風土人物,非常傳統的農業小鎮,卻有一股蓬勃的氣勢在醞釀,不分老少男女,你可以感受到她們的熱情與溫暖,不論客閩原,只要你釋出善意,就會給你一個豐富的回報,不論精神或實物,你一定滿意.
菸樓,校長,長堤,遠山,都值得逗留親近,土會黏嗎?腳不願走,心在想一定在哪裡有夜鷹,有斯文豪氏蛙.